(一)企业运营的 “原点三问”
- 核心逻辑类比
工厂保安对访客的 “灵魂三问”(你是谁?你从哪里来?你到哪里去?),可类比为企业老板经营管理需持续思考的三个原点问题,是企业运营的底层逻辑。
- 老板需思考的三个核心问题
- 意图与目标:创办或接管企业的核心意图是什么?企业长期愿景(长远要做到什么程度)与短期目标(中短期内要达成的结果)是什么?
- 优先级与价值:当下及未来,哪些事情对企业发展更具价值?需明确 “先做什么、后做什么” 的优先级,聚焦核心任务。
- 团队与执行:完成核心任务需要什么样的人?如何组建、管理团队,确保目标落地?
3.
与企业管理经典理论的呼应
马云、柳传志提出 “企业领导三大核心事”(搭班子、定战略、带队伍),与 “原点三问” 逻辑一致:“定战略” 对应 “意图与目标”,“搭班子、带队伍” 对应 “团队与执行”,“优先级与价值” 则是连接战略与执行的关键桥梁。
(二)经营与管理的区别:两大系统与 “金三角” 模型
- 经营系统:对外创收,聚焦 “客户满意”
- 核心定位:对外服务客户,创造客户价值,最终实现企业盈利,是企业生存的
“造血系统”。
- 经营金三角(三大核心要素)
- 产品:含实物产品与服务,需满足客户核心需求,是价值传递的载体。
- 技术:支撑产品研发、生产的技术能力,决定产品竞争力与差异化水平。
- 营销:涵盖销售、推广、线上线下渠道运营,是连接产品与客户的关键环节,需实现 “让客户找到并认可产品”。
2.
管理系统:对内提效,聚焦 “员工幸福”
- 核心定位:对内调动员工积极性,提升员工能力与幸福感,打造组织能力,支撑经营目标实现,是企业发展的 “支撑系统”。
- 管理金三角(三大核心要素)
- 岗位:基于组织架构的岗位职责、权限划分,需实现 “职责清晰、权责对等”,是管理的基础单元。
- 人才:岗位上的核心资源,需通过选拔、培养、激励,实现 “人岗匹配、能力提升”,是组织能力的核心载体。
- 流程:完成工作的标准化路径,涵盖业务流程、管理流程,需实现 “流程化、标准化”,确保效率与质量稳定。
3.
经营与管理的协同关系
- 二者并非割裂:经营金三角(产品、技术、营销)的落地,均需管理金三角(岗位、人才、流程)支撑(如技术研发需匹配研发岗位与研发人才,营销需规范营销流程);反之,管理体系的搭建需围绕经营目标,避免 “为管理而管理”。
- 中小民企的实践建议:无需过度纠结 “某件事是经营还是管理”,重点理解二者逻辑关联,确保经营与管理协同平衡,避免 “重经营轻管理” 或 “重管理轻经营”。
(三)企业经营管理的 “三棱柱模型”
- 模型核心逻辑
- 类比原理:将企业家的意图(无明确方向的 “白光”)通过 “三棱柱”(企业经营管理体系)折射,转化为红、橙、黄、绿、青、蓝、紫等 “经营成果”(如营收增长、市场份额提升、客户满意度提高等)。
- 三棱柱结构:由上下两个三角形构成,上三角形为 “经营金三角”(产品、技术、营销),下三角形为 “管理金三角”(岗位、人才、流程);两个三角形需大小一致、协同支撑,确保三棱柱稳定,对应企业经营管理的平衡发展。
2.
模型对中小民企的警示意义
- 常见问题:部分民企因老板出身(如营销或技术出身)存在短板,导致 “经营强、管理弱” 或 “技术强、营销弱”,如三棱柱 “一头大一头小”,沦为不稳定的 “三棱锥”,制约企业突破发展瓶颈。
- 解决方向:需围绕 “三棱柱模型”,补全经营与管理的短板,搭建平衡的管理体系,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 “站稳脚跟、稳健发展”。

匿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