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.4运营策略与财务预算

在完成了商品选择、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之后,下一步我们需要制定明确可行的运营策略,并进行详细的财务预算规划。

7.4.1 明确具体运营策略

根据调研做SWOT(波士顿矩阵,StrengthsWeaknessesOpportunitiesThreats的缩写)分析12,看看机会点在哪里。对标的劣势是:团队规模小,商品待电时间短(引流款),无法监控发货流程,佣金高利润低,流量获取方式单一。

在商品上,尽量使用待机时间长的商品做引流款,或者丰富商品线,比如增加充电线作为赠品,或者把充电线作为一个引流商品加入SKU的设置。同时,在价格上能比竞品更有优势。

在流量端上有两个策略:一是用更高的佣金,去截流,与竞品抢达人;二是开其他的流量获取渠道,比如2023年开始抖音强推的商城,以及店铺自播,短视频借鉴带货达人的脚本自拍,必要时投放DOU+。我更推荐后一个策略,避竞品其锋芒,开拓新渠道,同时提升利润率。

同行的优点和缺点,见表7.4所示。同行的优点我们要继承和发扬,同行的劣势我们要补充和优化。

表7.4 同行的优点和缺点

具体运营渠道布局如下,

短视频运营策略:

明确每周至少发布3-5个短视频,测试不同内容形式。

利用DOU+低成本推广,测试视频内容吸引力,优化内容方向。

直播带货策略:

每周固定至少3次直播,培养用户观看习惯。

制定明确的直播促销方案(如限时抢购、优惠券发放),提升实时转化效果。

达人带货策略:

在精选联盟中,适当设置较高佣金(30%-40%),吸引达人推广。

定期统计推广效果,优先长期合作效果显著的达人。

商城运营策略(货架电商):

设置引流款商品,低价拉新积累评价。

建立完整的商品详情页,突出卖点及优势

7.4.2 供应商选择与谈判技巧

第一步,要明确供应商选择的标准:

用第三章提到的方法在拼多多或阿里巴巴上寻找供应商,建议以价格和销量排序,毕竟选供应商一看价格,二看实力。可以用以图搜图的方式查找,搜索结果,如图7.18所示。

图7.18 寻找供应商

把这些供应商统计下来,挨个建联,例如,通过阿里巴巴询价:

第一步,初步询价话术

“您好,我们是长期合作的电商客户,每月稳定订单,能否报一下您的出厂最低价以及供货能力?”

第二步,议价与合作确认

“我们已和几家供应商接洽,但您家的质量和售后很有竞争力,如果价格能再优惠一些,我们可以长期稳定合作,初期每月500单,后期逐步增加到1000单以上。”

把支持一件代发的供应商筛选出来,采购回来看一下商品,之后在发货的时候标注好是哪一家发的,以求找到那个与自己最契合的供应商。表7.5是依据图7.18的内容找到供应商信息列出的表单,为其中单个商品制作出的供应商采购利润结算表。

表7.5 供应商采购利润结算表

7.4.3 财务预算模板与成本控制:

最后一步是进行财务预算,制定盈亏平衡线,明确的财务预算有助于掌控成本,降低风险,提升店铺运营安全性。由于是一件代发,不需要自己囤货,少了采购成本(如果跟供应商谈得好,说不定还会有账期),所以店铺可以是个体工商户,没有记账费用、银行的管理费。实际支出只有店铺保证金、手机月租费、工资、房租,以及店铺所需的一些工具费用。运营期间如果做付费推广,则需要一些浮动的推广费用。表7.6是一个财务预算的模板,仅供参考。

表7.6 财务预算模板

盈亏平衡分析:

假设以基础款手持风扇(利润约1.93元/单)计算盈亏平衡点:

每月固定成本为8900元,盈亏平衡销量约为:

8900元 ÷ 1.93元/单 ≈ 4610单/月

如果推广顺利、单品毛利率提高至5元,则盈亏平衡销量为:

8900元 ÷ 5元/单 ≈ 1780单/月,更易实现盈利目标。

从表7.6盈亏平衡线的测算,可以预估同行有没有赚钱,大概一个月赚多少,同时预估一下自己做这家店的可行性。如果按照这个成本结构,每个月最好的情况卖1780单可以解决成本,最差的情况要卖4610多单,然后计算一下手上的现金流,能坚持多久。

7.4.4 成本控制技巧

我建议大家做新项目的时候,要准备6~18个月的现金流。什么概念呢?在6~18个月,即便是一个订单都没有,也不影响日常开支。虽然基本上一个电商的新项目,把时间、精力投入进去3个月之内必出结果,但肚里有粮心里不慌,不慌的时候,人就不容易动作变形,心态就不会急。

除此之外,还可以在营销推广、供应链、数据工具等环节对成本和费用做管理和控制。营销推广环节,可以逐步测试短视频内容效果,避免一次性大量投放,或优先选择低成本引流渠道,如自然流量、自播;供应链成本方面,可以选择长期稳定合作的供应商,争取账期付款,提升资金利用效率,同时通过谈判降低采购价格或赠送赠品,提升商品竞争力;在数据工具方面,前期选择性购买必备工具,规模扩大后再逐步增加投入。

如果一切调研没有问题,可行性分析及风险也可以承受,下面要做的事情就是执行,毕竟很多问题都需要在执行过程中调整和优化。